辅食营养补充品(GB22570)标准解读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0年11月26日 A8版)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15日 16时16分29秒

  辅食营养补充品是一种含多种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补充品,其中含或不含食物基质和其他辅料,添加在6~36月龄婴幼儿即食辅食中食用,也可用于37~60月龄儿童。这类产品包含了辅食营养素补充食品、辅食营养素补充片、辅食营养素撒剂三种形式。该类产品是在婴幼儿添加辅食的同时,给予优质蛋白和高浓度的微量营养素,可缓解可能由于辅食添加不科学等各种因素而导致的多种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等问题,起到营养补充和营养支持作用。

辅食营养补充品概念

  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辅食营养补充品相关问题的复函》和我国相关标准及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分类,辅食营养补充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类别,其标签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3432-2013)规定。一般以大豆、大豆蛋白制品、乳类、乳蛋白质品中的一种或以上为食物基质,添加多种微量营养素和(或)其他辅料制成(辅食营养素补充食品、辅食营养素补充片),也可由多种微量营养素混合成粉状或颗粒状辅食营养补充品(可不含食物基质,辅食营养素撒剂)。

相关限量内容

  每日份推荐量:辅食营养补充食品10.0g~20.0g;辅食营养补充片1.5g~20.0g;辅食营养素撒剂0.8g~2.0g。

  原料要求:食物基质应为可即食的食物原料,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或相关规定);大豆类及其加工制品应经过高温等工艺处理以消除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等;辅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或)相关规定。

  必需成分:该类产品是在婴幼儿添加辅食的同时,给予优质蛋白和高浓度的微量营养素。标准中按照每日份量规定了辅食营养素补充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25g/100g,规定了检验方法和含量计算要求。同时规定了每日份量中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以容易缺乏的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

  等作为必需成分,并且部分指标不同月龄食用的限量要求略有差异,其中钙仅适用于辅食营养素补充食品。

  可选择性成分:相对于标准中规定的必需成分而言,可选择性成分并不要求所有配方一定添加,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配方设计目的及配方所适用的不同人群的要求,选择性添加这些物质。GB 22570中其他维生素、矿物质等作为可选择成分,包含钙(适用于辅食营养素撒剂和辅食营养素补充片)、维生素K、烟酸、维生素B、叶酸、维生素B12、泛酸、胆碱、生物素、维生素C、二十二碳六烯酸等,部分指标不同月龄食用的限量要求略有差异,其中烟酸不包括前体形式。

  污染物限量:污染物规定了铅、总砷、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指标限量,其中硝酸盐不适用于添加蔬菜和水果的产品,亚硝酸盐仅适用于乳基产品。

  真菌毒素限量:真菌毒素规定了黄曲霉毒素M1和黄曲霉毒素B1,其中黄曲霉毒素M1

  仅适用于含乳类的产品,黄曲霉毒素B

  仅适用于含谷类、坚果和豆类的产品。

  微生物限量:样品的分析及处理按GB 4789.1执行,涉及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使用

  GB 2760-2014食品分类中,膳食营养补充品属于13.05“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不属于13.01“婴幼儿配方食品”,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标准规定。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 14880的规定,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及化合物来源应符合GB 14880的附录C和(或)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产品中营养素及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GB 22570规定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的每日份添加量以铁计不应超过2.8mg;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质量规格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标签标识要求

  产品标签应符合GB 13432的规定,并标注“辅食营养补充品”和/或相应类别“辅食营养素补充食品”“辅食营养素补充片”“辅食营养素撒剂”。特别要注意的是,GB 13432的规定,在产品保质期以内,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应不低于标示值的80%,并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

  标签上应按月龄标明适宜人群,并标注“本品添加多种微量营养素,与其他同类产品同时食用时应注意用量”。供6~36月龄婴幼儿食用的产品,还应标明“本品不能代替母乳及婴幼儿辅助食品。

辅食营养补充品风险情况

  收集近年来辅食营养补充品不合格的公布情况,有零星涉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2

  、铁等指标不合格,主要原因可能为企业添加量不足,也可能未充分考虑加工过程和货架期内营养素的损耗、稳定及检验方法带来的偏差影响;也可能企业标签标注含量较高,实际含量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但不满足明示质量要求即含量不低于标签标示值80%的要求。同时,也要做好原辅料质量控制和货架期间营养素的稳定性监控。

  为加强对GB 22570标准的理解,可多关注市面批准产品情况。同时,可借鉴标准问答复函、标准跟踪情况等,还要和其他标准关联理解,包括GB 7718、GB 28050、GB 14880、GB 13432、GB 2760、GB 2761、GB 2762等,以及相关通告等内容,充分掌握原辅料的依据、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