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古称“古董羹”,历史悠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老北京火锅、川渝火锅、冰煮羊火锅、酸汤火锅、菌子火锅和潮汕牛肉火锅等,因地域不同呈现多元特色。火锅底料是制作火锅的关键调味品,赋予火锅独特的风味和口感。随着社会发展和饮食文化融合,市面上火锅底料品种愈发丰富。为帮助消费者科学认识和消费火锅底料,特作如下消费提示。
一、品类繁多,各具特点
火锅底料是以食用油脂、辣椒及辣椒制品、豆类及豆制品、肉类及肉制品、酱腌菜、酿造酱、香辛料、食用盐等部分或全部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食品添加剂,经预处理、炒制或熬制、包装等工艺制成的火锅汤底用调味品。
火锅底料可分为三类。固体火锅底料,常温下为固态,内容物不具有流动性。典型代表是牛油火锅底料,以牛油为主要油脂成分,经过熬制后凝固成型,通常能看到明显的油料分层以及各种香料。半固体火锅底料,常温下为半固态,内容物不具有流动性。比如清油火锅底料,以纯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制备,油脂和水分含量较高,状态浓稠。液体火锅底料,常温下为液态,内容物可流动。比如,很多菌汤火锅汤料会加工成液态,以便最大程度锁住鲜味。
二、科学选购,合理保存
消费者可根据产品特点,结合自身需求选购适合的预包装火锅底料,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认渠道、看标签。应到正规商超或电商平台购买。重点查看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配料表上的主要成分。依据需要选购合适大小包装的火锅底料。易过敏人群要注意查看过敏原信息。
辨辣度、合口味。喜欢麻辣口味的消费者可选择适合辣度的麻辣型火锅底料,比如特辣、中辣、微辣等,避免过辣引起肠道不适。
慎存储、保品质。应按照产品标签上的说明存放,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出现褪色、分层和油脂成分氧化等。有些番茄型和菌汤型底料含水量高,开封后应尽快食用完,以免生霉。
三、巧手调和,乐享美味
根据制作原材料的不同,火锅底料从风味上大致可分为六类。麻辣型:以辣椒、花椒、豆瓣等为主要调味料,味道麻辣鲜香。清汤型:以鸡、猪骨、牛骨等为原料熬制,味道清淡。奶汤型:以羊肉、鸡肉、猪肚、猪骨等为原料熬制,汤色奶白、味道浓厚。菌汤型:采用多种菌类熬制,菌香浓郁、营养丰富。酸汤型:以番茄、酸浆水等为主要原料熬制,具有浓郁的番茄风味或地方特色风味,如海南糟粕醋、贵州酸汤等。海鲜型:采用虾、蟹、贝和鱼类等多种海鲜进行熬制,具有海鲜风味。
制作火锅时,首先在锅中加入火锅底料,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葱姜蒜等配料,再倒入适量清水或高汤煮开。然后涮烫各种食材,如新鲜牛羊肉、海鲜、蔬菜、丸子等。煮熟后的食材可蘸麻酱、干碟和香油碟等特色蘸料,味道更佳。
火锅底料除了用于制作火锅,还有多种食用方式。常见的有家常炖菜,如红烧肉、麻辣水煮鱼、水煮肉片、麻辣豆腐、番茄炖牛腩等;炒菜调味,如干锅虾、干锅鸡、麻辣炒虾、菌菇炒肉等;煮汤底料,如麻辣鱼汤、胡辣汤、清汤鸡汤等;烧烤蘸料,如麻辣蘸料、菌汤蘸料等;拌面拌饭,如麻辣拌面、番茄拌饭、手抓饭等;自制酱料,如麻辣酱、番茄酱等。
专家执笔人:
索化夷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系主任、教授
张其圣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李 想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