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SFI)在食品污染物检验和风险分析防控领域具备优秀的研发和问题处置能力,承担多项污染物相关国家级和省部级农残标准及补充检验方法研究课题,输出了多项风险防控规范,相关技术成果可直接为企业质量安全提升服务。根据在食品污染物领域多年研究基础和技术能力积淀,特打造以下食品污染物筛查特色检测项目服务。
食品中多环芳烃(16种)的测定;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18种)筛查;
氯丙醇和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酯;
新型非邻苯类塑化剂(25-40种)高通量筛查;
氯乙醇(2-氯乙醇);
环氧乙烷等。
参照国标GB 5009.265-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及自建方法。
适用范围:GB 5009.265-2021第一法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 适用于粮食及其制品、肉及其制品、水产及其制品、动植物油脂及其制品中苯并[c]芴、苯并[a]蔥等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同时适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辅助食品中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a]芘4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GB 5009.265-2021 第二法 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适用于粮食及其制品、肉及其制品、水产及其制品、蔬菜、动植物油脂中萘、苨、芴、菲、蒽等15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GB 5009.27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适用范围:GB 5009.271-2016 第一法 食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测定方法
适用于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等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内标法测定和确证;
GB5009.271-2016第二法 食品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测定方法
适用于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1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外标法测定和确证。
GB 5009.19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包括食品(主要是调味品、食用油脂及其制品)中3-氯-1,2-丙二醇(3-MCPD)含量的测定、食品中氯丙醇多组分含量的测定、食品中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共3个检测方法;
ISO 18363-4:2021可检测食用油脂及其制品中的2-MCPD3-MCPD和缩水甘油酯。
序号 | 项目名称 | 检测方法 |
---|---|---|
1 | 磷酸三乙酯 | 自建方法 |
2 | 丙烯酸-2-乙基已酯 | 自建方法 |
3 |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 自建方法 |
4 |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 | 自建方法 |
5 | 磷酸三丁酯 | 自建方法 |
6 | 对苯二甲酸二乙酯 | 自建方法 |
7 | 磷酸三苯酯 | 自建方法 |
8 | 磷酸二苯异辛酯 | 自建方法 |
9 | 磷酸三(2-乙基)已酯 | 自建方法 |
10 | 磷酸甲苯二苯酯 | 自建方法 |
11 | 磷酸邻三甲苯酯 | 自建方法 |
12 | 磷酸间三甲苯酯 | 自建方法 |
13 | 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 自建方法 |
14 | 对苯二甲酸二苯酯 | 自建方法 |
15 | 磷酸对三甲苯酯 | 自建方法 |
检测指标及方法: 自建方法;
适用范围: 食用植物油等。
检测指标及方法: 标准方法或自建方法;
适用范围: 食用植物油等。
实验室设备设施先进完善、能力雄厚全面,实验室具备生物二级备案实验室资质,具备CMA、CNAS、CATL资质;配备专门的污染物检验分析专业领域的资深技术服务人员和实验室测试人员,全部满意结果通过国家级、省级各类污染物相关能力验证、盲样考核等;在污染物抽检监测领域对农残与产业相关的数据分析、风险预警及相关疑难问题处置有完善、独到的工作经验。